中新網西安2月15日電 (記者 張一辰)“自去年3月以來,陜西省在75家高校院所開展‘三項改革’試點,構建了科技成果轉化的全新體系,不斷激發了廣大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活力。”陜西省委科技工委委員、省科技廳副廳長王軍15日表示。
當日,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,介紹陜西省深化科技成果轉化“三項改革(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、技術轉移人才評價和職稱評定、橫向科研項目結余經費出資科技成果轉化)”有關情況。
據悉,截至目前,75家試點高校院所中,38383項科技成果已單列管理,3449項成果正在實施轉化,其中232個項目已經成立公司;53個項目利用橫向結余經費1795萬元(人民幣,下同)出資科技成果轉化公司,形成了“技術入股+現金入股”的投資組合。西北工業大學通過退出部分成果轉化企業股權,實現成果轉化收益近20億元。
近期,在全面總結科技成果轉化“三項改革”試點經驗基礎上,陜西官方制定印發了《深化科技成果轉化“三項改革”十條措施》,其中包括許可“先使用后付費”、探索“權益讓渡”轉化方式、開展“先投后股”試點、加大科技金融支持等10個方面,持續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。
據統計,2022年,陜西全省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近1.6萬家,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.2萬家,增速均超過42%;科創板上市(過會)企業達13家,居西部前列;技術合同成交額3053.5億元,同比增長30.3%。
陜西作為科教大省,科技資源富集,高校與科研機構眾多,是中國重要的科研、航天、航空、兵器、機械、電子等產業基地。同時,其也是科技成果的重要“輸出地”。
王軍表示,在總結前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,將依托省屬高校,全面探索實施“三項改革”的新舉措新模式,主要包括鼓勵綜合試點高校先行先試,探索一批可復制、可推廣的操作層面經驗做法;鼓勵綜合試點高?燹D多轉,孵化一批技術含量高、成長性好的科技型企業;鼓勵綜合試點高校建設載體,打造一批集孵化、轉化、產業化于一體的大學科技園等方面。(完)